2019年10月20日上午,2019年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第18届学生学术研讨会的教学公开课在经济楼举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张兴祥副教授主讲。
公开课意在展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政治经济学课程方面的教学创新,特别是尝试将现代分析方法引入政治经济学课程,探索二者结合的可能性之路。
张兴祥教授的公开课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阶层分化与收入差距——基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三个重大转变,中国社会结构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社会新阶层不断涌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为了从理论上厘清阶级分析方法所适用的历史范畴,他基于三重逻辑,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简要梳理了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以及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逻辑变化,进而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应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转移到体现共同富裕价值原则的社会公平上来,构筑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接下来,他以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四个代表性阶层为考察对象,借鉴Yitzhaki(1994)的基尼系数分解法和JMP(1993)工资收入分解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上述四个阶层的收入变动,以及相关的社会结构变迁。
最后,他指出,回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价值视角,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指导,尽可能消除制度(如生产资料所有制、户籍制度)带来的不平等,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阶层之间以及阶层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近年来,为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学科发展。2017年,为推动研究、创新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厦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繁荣发展新境界,厦大经济学科正式实施了三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项基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专项基金管理条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管理条例》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关于政治经济学科研建设专项基金管理条例》。
此外,为加强与创新政经课程建设,构建时代新人培养体系,针对课程设置问题,厦大经济学科在本科生原有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必修课,开设《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两院选修课。同时,增设《资本论研究》作为两院理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并作为选修课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开放。同时在两院范围内增设选修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他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由洪永淼教授领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突出政治引领、思政育人,创新课程教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获得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一批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备国际视野、有信仰、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国际化创新型经济学专业人才。
(经济学院 张明 WISE 林安语)